高价收房源低价出租 中介公司卷租金跑路(来源于新民晚报)
读者供图
如今,房屋委托租赁中介公司已悄然兴起,新业态却滋生出不少新问题。近日,霍先生就向本报962555热线反映,自己租住了一套房屋,预付了租金,顺利入住没多久,中介却携款“跑路”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如今,房东拿不到租金,要收回房子;房客不仅难以追回损失,还可能面临“无房可住”的尴尬境地。
“跑路”的租赁中介公司曾打出号称“倒贴钱”的广告,用高价收入房源,再以低价出租。这种“盈利”模式靠谱吗?背后又有何玄机?
“高收低出”作为“卖点”
“去年11月底,我与上海悦河物业公司签订了一份租房合同,租下了位于嘉定区安悦路92弄万立城小区内的一间房。”霍先生说,当时,签订租期为一年,第一个月免租期,付款时“押一付三”,相当于预付4个月租金。“这家物业公司是房屋租赁中介,与房东为‘租赁托管’的关系。所以,租金是通过中介公司交付给房东的。”
霍先生说,当时,上海悦河物业公司打出“倒贴钱”的广告语。他同物业公司签订的合同上,约定每月租金为2100元。然而,物业公司和房东签订的租金却是每月2500元。这样一来,中介公司岂不是明摆着每月要亏损400元?霍先生起初也无法理解这样的做法,但中介给出的说法是:公司为了拓展市场,同时,也拿到了一定的“补助”。
入住两月中介“跑路”
签订合同后,霍先生拎包入住。好景不长的是,1月底,他收到物业公司发来的一条短信,称资金紧张,可能会拖欠房东租金,并向他致歉。霍先生感到十分不安,他多次致电中介公司,电话始终无法接通。“难道,中介公司‘卷款跑路’了?”
霍先生联系了房东,更加证实了他的担忧。房东说,截至目前,只收到过去年12月的租金以及押金,今年1月份的租金还没踪影,悦河物业公司就失联了。霍先生随后前往该公司位于长宁凌空SOHO的总部。没想到,这里早已人去楼空,门口倒聚起了数十位与他经历相同的租户。
记者加入租户们建的微信群后看到,群内既有房东,也有房客,不断弹出各种消息和截图:大部分房东想要收回房屋,租客则希望继续租住。记者看到,短短数天时间内,加群的人数不断增加,从175人猛增至300多人,租户则分布在长宁、徐汇、嘉定、闵行等地,涉及200多个不同的小区。
记者随后分时段多次致电上海悦河物业公司,电话始终无人接听。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,上海悦河物业公司于去年5月成立,经营范围包括物业管理、房地产经纪等。目前,企业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
新业态需加强监管
“如今,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,一些企业的‘盈利点’也多了起来。对于房屋租赁中介等新业态的监管,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。”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晓鹏律师直言,消费者需要充分考量企业的盈利模式,就此案来分析,先高价“收进”房源,再低价租出,显然不合逻辑,公司给出的解释又很苍白。王晓鹏说,企业涉及卷款潜逃,已经构成犯罪,公安机关可予以立案调查。而承租人在签订协议前,不仅要摸清中介的资质,还要明白房东对房屋授权、转租的期限,最好能拿到房东和中介签订的合同,做到心知肚明。其次,尽量写清写明租金和租约等重要信息,尽量细化权利约定。另外,相关部门也应从政策方面加以研究,出台相应的防范和监管措施。
王晓鹏建议,承租户和房东通过协商解决此事,恐怕是眼下最实际可行的做法。
截至记者发稿前,霍先生表示,他只能同房东重新签订一份租赁合同,并各自分摊一半损失。目前,警方也已介入调查此事。不少房客与房东均希望,悦河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能积极出面,解决问题,而不是一味逃避。
本报记者 徐驰 实习生 王蕙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