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>资讯列表>>资讯详细
资讯类容

一笔交易就卖出10万条 卖客户信息成房屋中介“副业”(来源于央视新闻)

发布日期:2017-05-31 10:05:24

    中介一笔交易泄露个人信息10万条

    今年4月份,上海警方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。4名犯罪嫌疑人全都是房产中介,通过qq群出售小区业主资料,在一笔交易中,王某用1000元向张某、舒某购买了150个小区共10万条业主信息。这些信息非常详细,包括姓名、电话、购房时间等信息。

    目前,本案中的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,其中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张某和舒某被批准逮捕,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审理之中。

    房产中介交换公民个人信息已成公开“潜规则”

    据了解,出售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张某、舒某,以及购买信息的王某均在上海从事房产中介工作。他们通过交换自己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,从而获得更好的业绩。据称一些房产中介之间交换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已成为公开的“潜规则”。

   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严惩买卖交换个人信息

   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:

    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
    6月1日将要实施的两高司法解释的第三条规定:

    未经被收集者同意,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,属于刑法规定的“提供公民个人信息”。

    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:

   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通过购买、收受、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,或者在履行职责、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,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“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”。

    这八种行为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

    生活中,骚扰电话和短信让我们不堪其扰。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,事关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。如何才能避免信息泄露被骗?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提醒大家要注意加强防范以下这八种情况:

    八种行为需谨慎

    ①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;

    ②网站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;

    ③身份证复印件写明用途;

    ④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;

    ⑤谨慎在社交网络发布照片;

    ⑥妥善处理快递单,车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;

    ⑦不在微博微信透露个人信息;

    ⑧免费WIFI易泄露个人隐私。